主要法律依据
内控填报系统管理
认真部署相关工作,指导行政事业单位积极运用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”填报系统,制定内控规范贯彻实施方案,修订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制度、收支业务管理制度、政府采购内控制度、预算业务内部控制制度等,编制业务流程图,查找风险点,完善防控措施不断建立健全单位内控制度体系。
加强学习培训。将内控填报培训视频、填报说明上传到会计工作QQ群,组织各单位自行学习。强化内部流程控制,牢固树立风险防控意识。通过自学进一步提升各单位对内控建设重要性的认识,规范各单位内部权力的运行。
强化系统问题整改。为确保编报工作进度,确保内容真实有效,财政局指定专人对各行政事业单位上报的内控报告进行严格审核,并同步跟进监督整改,对工作进度迟缓、编报措施不到位的,督促其整改跟进;对上报不及时、在编报过程中数据有误的,要求立即整改上报,高效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的开展。
内控监督检查
强化单位内部监督。严格执行分级授权制度,从业务工作到内部管理实行节点控制,制定领导权力清单、岗位职责说明书,严格按照流程图步骤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。统筹协调内控报告工作与部门决算、政府采购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报告等工作
抽取单位进行内控监督检查。通过监督检查,强化单位完善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和执行。